Search


<技術探討> IP Surveillance的前端儲存方案

今天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<技術探討> IP Surveillance的前端儲存方案

今天來講一個不算新但還不普遍的概念,在過去類比時代我們用DVR做儲存工具,在轉IP之後把錄像存在NVR或者一些擴充的儲存裝置NAS/IP-SAN,而這兩年最夯的就是雲端儲存,在Home Security的部份,已經有很多朋友都已經半肢腳跨進來做了,那除了一般的後端或者雲端,是否將有第三個端會做"大量的儲存”?

目前所謂的前端或者本地儲存(Edge/Local Storage),指的就是儲存在IPCAM上的SD Card,常見的使用情境是儲存事件錄影或者做恆時錄影(Recycling),也有極少數技術比較前進的廠商有Video Reclaim的功能,也就是在網路斷線時先把錄像備份在SD卡上,而當網路reconnect之後把SD卡上的備份無接縫的上傳到NVR/VMS或者雲端,但很明顯的Edge Strorage還是僅僅被當做備份錄影的一種手法,並無法取代NVR或者雲端錄影。

當硬體依照摩爾定律以每18個月效能提昇一倍在持續進步,而同時儲存成本也以差不多的速度下降,這兩股力量逐步地把Edge Surveillance推向現實,前端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而且儲存的空間/成本值越來越大,將造成安防產業發展幾十來,第一次有可能把前端後端集成在一個裝置上面,也就是IPCAM與NVR的主從之分不在明顯(前端有自帶embedded NVR/VMS軟體),之後的裝置會依照所需的儲存狀態與影像需求配置儲存容量與鏡頭,分散的在整個系統中工作。

而前端儲存有什麼好處跟壞處,主要的壞處有二:
1. 前端比較容易遭到暴力破壞,影像保存的安全度低。
2. 由於影像分散地存在前端所以在要執行中控行為的時候效率較差。

但其好處也顯而易見:
1. 對於頻寬的要求不需要這麼高,可以傳小張到不同的裝置與端點但儲存高解圖像在本地端。
2. 不需花費額外的後端/雲端儲存費用。
3. 系統擴張性高,可彈性增加前端設備。
4. 網路斷線絲毫不影響系統儲存功能。

很明顯的Edge Surveillance由於中控化較弱、計算能力分散,但有TCO較低以及沒有人們對於存在雲端的安全性質疑,所以比較適合在小型案場、零售店等對成本敏感的市場推廣,這與目前商務雲端監控主打的市場剛好強碰,有可能未來幾年雙方會共同鯨吞蠶食這塊傳統安防(IPCAM+NVR)無力守護的市場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iot.smarthomelab.tw/
在新屋裝潢中,智能居家融入室內設計是很多屋主的夢想,但因智慧家庭是系統不是單品,DIY問網友不容易,找廠商規劃又很容易被誤導,「智慧家庭實驗室」提供專業顧問式服務,歡迎聯繫!
View all posts